秦始皇陵修建在地底,没有空气的流通秦始皇的尸体是否腐烂呢?
我是猫叔,很荣幸为您作答。
关于秦始皇的尸体会不会保存完好,这个问题肯定争议很大,毕竟秦始皇陵寝并未打开,大家也只能靠推测、猜想来想象这个答案,既然如此,鄙人也把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,不妥之处,还请方家多多担待。
关于秦始皇尸体的保存问题,我认为他的尸体已经腐烂,起码已经大部分腐烂,为什么呢?我有以下几点理由。
第一,如果《史记》可信,秦始皇的尸体在下葬之前就已经高度腐烂。
按照记载,秦始皇是第五次东巡的时候病死于河北沙丘宫,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一带。秦始皇死后,赵高和李斯为了稳住局面,不引起身边人的怀疑,选择了秘不发丧,不仅如此,他们还安排车队继续巡幸,绕了很大的圈子才开始返回咸阳。漫说绕不绕圈子了,即使不绕圈子,大家看看地图,邢台离咸阳何其遥远,更何况当时的交通工具是马车,大军还要走走停停,要命的是,当时还是热天,尸体肯定腐烂发臭。
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,赵高整了不少鲍鱼在周围,简直是臭气熏天,不用说,这几个月的路程过去,秦始皇的尸体腐烂成什么样子了,可以想象吧?
第二,墓室虽然空气不流通,但不腐环境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。有些朋友估计对尸体不腐烂的事儿比较好奇,鄙人不才,但却是考古专业出身,虽然学艺不精,但也粗略知道一二。一般情况下,不腐败的环境形成条件比较苛刻,纯属概率事件,需要里面的微生物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才可以使尸体不腐败。至于秦始皇陵墓墓室到底会不会形成这样一种环境,谁也不敢打包票。不过,即使形成这种稳定环境,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,由于秦始皇尸体下葬的时候已经高度腐败,所以,秦始皇尸体已经完全腐烂的概率要大一些。
第三,如果水银真的存在,且数量巨大,秦始皇的墓室可能保存比较好。按照史书的说法,秦始皇陵寝里面有大量水银存在,这个究竟是不是属实,还不敢完全确定,有人说骊山土壤水银含量很高,极有可能史书记载属实,但我可能有职业病,不打开墓室,我不敢完全断言这事情属实。假如墓室真的存在大量水银,那么墓室的保存完好程度还是令人期待的,毕竟水银挥发之后会形成一个剧毒环境,很多微生物都会被杀死,墓室会形成一个相对恒定的环境,对文物保存有很大的好处。
虽然水银的存在也会对尸体保存有一定好处,但我还是那句话,秦始皇尸体假如进入墓室前就已经高度腐烂,水银也是救不了他的。所以,尸体完整度应该也不会有惊喜。
好啦,以上就是鄙人的粗知浅见,如果您另有高见,或者有补充意见,欢迎留言讨论,但谢绝语言攻击。
我是猫叔,坚持原创,欢迎关注。
秦始皇陵,现在的技术都不敢挖掘,是不是还有比水银更恐怖的“武器”?
晚间十点,为你解答。
任何的考古发掘起码的要求是:必须用自己的发掘成果,能够恢复原来的存在,那么,极力主张发掘秦始皇陵的人是否考虑过下面的几个问题:
司马迁在《史记》里,对秦始皇陵墓内描述可说是绘声绘色的,他写到:“穿三泉,下铜而致椁,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。令匠作机弩矢,有所穿近者辄射之,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,机相灌输,上具天文,下具地理,以人鱼膏为烛。度不灭者久之。”
在这里,虽然已经涉及到墓圹、棺椁、宫殿、衙署、随葬品......等等,其陈设布置的内容,从天上的星空世界到地面的自然景观,无所不包,甚至连防盗的措施也都齐备无遗。但是,司马迁所言只是就陵墓的主要内容作了粗略的分类,并没有“文物清单”,也没有“位置图”。
当我们在“未知”的情况下动手开挖时,就得要具体化,那么,它们究竟指的都是些什么?谁能说得清?
秦始皇陵的外形,像是三个由四棱台体堆起的大土山,现存底边345×350米,高52米。笔者在《秦始皇陵研究》一书中,估算土方量至少在640万立方米左右,至于墓室的结构,布局等情况,可暂不涉及。怎么挖,方法大概不外乎有两种:
一个是按照考古规程发掘,定坐标、层层清理,作好绘图、照相、录像、文字记录。工作次序是先挖封土,后清理墓室。那么,待到完工之日,所花同的时间恐怕就不是三年五载了。或者换成现在流行“边发掘,边参观”的模式,但在不能用“大兵团作战”的发掘现场,还有观众的容身之地吗?
两种挖法,都会有“收获”。但前一种的结果是:一个在人造卫星,宇宙飞船上都可以看见其雄姿的秦始皇陵,却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。中国古代人创造的这一奇迹,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这一历史文化财富,就这么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。
而后一种固然保留了秦始皇陵的“外壳”。得到了什么?同整个陵墓比较,不仅微乎其微,而且还落个千古骂名,如此,无论采取那种挖法,恐怕都难脱离“罪人”的干系,这才真的上对不起祖先,下对不起子孙后代。
近年对秦始皇陵“地宫”探测,除过大面上用一般性的高光谱,红外摄影,地物波谱,卫星图像等遥感技术外,了解结构选取了物理探测手段。通过弹性波、磁法、电法等8大类计22种方法,增进了我们对墓室的了解,虽不尽完善,但毕竟比过去进步。虽然待会打的问题还多得很。这就有赖于掌握更先进技术手段的后人“无损探测”了。
任何一件古物,从理论上讲其本身都是古代文化的载体。实际上,大到遗址,墓葬。甚至包括其所处的环境,我们不可能真的它蕴涵着多少古人生存,生活的信息密码!而对它的破译与解读,只能依赖于高科技的手段与知识。在这里,考古学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,在认识与实践中也是浮浅而深入的,回头反思,过去的发掘工作中不知丢失了多少信息密码!
为了遏制地面文物与地下文物毁损的势头,加强文物保护。留下更多的文物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,让掌握着更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后人不用我们的办法来发掘,做到无损考古,岂不更好!如果靠现在的技术,硬要挖秦始皇陵,有关秦代政治,经济,科学,文化的多种密码就被破坏,破坏信息源的责任谁来负?
标签: 秦始皇陵内部可怕图片